(本網訊)為傳承和弘揚戲曲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美育深度融合,3月10日,由校團委主辦、文學院承辦的經典折子戲展演與戲曲文化體驗活動在雙創樓報告廳舉行。國家二級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優秀小生武曉西,國家三級演員劉桃利攜弟子苗夢雪等5人與文學院戲曲社羅展碩等4名本科生同臺演出,全校400余名師生在悠揚古韻和清歌曼舞中體驗了一次傳統戲曲與美育教育的雙向奔赴。
演出共有秦腔、京劇、黃梅戲和昆曲共13個折子戲,由師徒、師生共同完成。武曉西表演了秦腔《打柴勸弟》《周仁回府》選段,字正腔圓,渾厚高亢,將小生的儒雅飄逸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出神入化的“帽翅功”更是贏得滿堂喝彩。劉桃利表演了秦腔《啞女告狀》《大登殿》,唱腔婉轉雋永,身姿輕盈柔美,水袖翻飛,引人入勝。隨后武曉西、劉桃利的學生苗夢雪、閆小媛、楊虹、田潔、孫正芳等先后表演《扼虎救父》《楊門女將》《龍鳳呈祥》《庵堂認母》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
專業演員的表演珠玉在前,我校學子倍受鼓舞!文學院戲曲社的羅展碩帶來京劇《霸王別姬》片段,余亞潔、李伊萍演唱了黃梅戲《女駙馬》片段,艾宇萌表演了昆曲《牡丹亭》“游園驚夢”,同學們的表演雖然稚嫩,但也有板有眼,得到專業演員的認可及全場觀眾的贊許。
為使更多學子體驗秦腔藝術,近距離了解戲曲文化,武曉西和劉桃利兩位老師在表演間隙與觀眾互動,指導師生們表演背“柴擔子”和舞水袖,現場教學戲曲指法和臺步。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同學們既掌握了戲曲知識,也體會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內涵。
近年來,學校扎實推進美育教育,持續推進校園美育綜合改革,文學院利用學科和專業優勢勇挑重擔,堅持用美育浸潤校園,通過舉辦系列傳統文化活動,春風化雨,引導青年樹立正確、高雅的審美觀,陶冶高情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段水茗 杜星儀 王丹丹 圖:尚文樂 詹繼昆 冶文馨
審核:程建虎 編輯:張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