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5月4日,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邀請西北工業大學瞿永泉教授做題為《多相催化:表面吸附》的學術報告,學校有關專業師生參加報告會。

瞿永泉針對多相催化存在活性、穩定性及選擇性難以兼顧的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報告分享了最新的實驗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通過精確控制催化劑表面性質和反應體系物種在活性位點吸附行為,以獲得選擇性更好、更高效、更穩定的多相催化劑。報告中瞿永泉介紹團隊近五年在能源催化、精細化工和仿生催化等領域取得研究進展:1)表面缺陷構筑固態受阻路易斯酸堿對,與小分子形成嵌入式吸附構型并高效活化;2)構筑雙活性位點,調控競爭性吸附并提高反應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3)精確控制界面性質,實現分子吸附強度優化,激發新催化現象。
最后,瞿永泉對與會師生的提問進行了詳盡的解答,并與師生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討論。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瞿永泉,西北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2001年本科畢業于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4年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9年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任獨立課題組組長。2021年加入西北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入選國家青年人才計劃、陜西省百人計劃、唐仲英基金會的仲英青年學者計劃。2022年獲得The 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NR45) Awards。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多相催化領域與醫工交叉。自獨立工作以來,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 Energy Environmental & Science, Nano Letters, 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Energy, Small等學術期刊上發表110余篇論文,他引11000余次。
文:崔文崗 圖:王苑 審核:劉佳 編輯:張萌